首页 栏目首页 > 思维 > 正文

黄河艄公30年职业“谋变”

从黄河摆渡人到农机手,30年时间,高青县黑里寨镇郭王村裘延霄的职业变化见证了岁月变迁。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黄河新村的幸福生活


(资料图)

8月13日上午,黑里寨镇黄河新村社区里,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楼下的阴凉处。几个大妈在聊天看孩子,喜欢下棋的几个老头激战正酣。跟大伙不同,裘延霄忙得团团转,他现在是郭王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找他。

“刚买的玉米收割机前几天就停到楼下了,过段时间正好用上,今年,家里收入比往年会多一点。”他指着楼下一台崭新的穗茎兼收玉米机乐呵呵地说,搬入新家2年多,他已适应了现在的新生活。“现在,日子过得舒坦,是真幸福。”

恰逢暑假,14岁的外孙张宗棋和10岁的外孙女张艺涵也住在了家里。有一天,两个孩子翻出了家里珍存的一张翻拍过后的老照片,让他讲讲当“艄公”的故事。

27年的摆渡人生涯

“我们村就在黄河岸边,原来村里有船,摆渡的活村里有专人负责。”他说,因为村里有一部分地在黄河对岸,所以,农忙时节,村里的摆渡船十分繁忙。1992年,村集体的摆渡船停运,裘延霄就筹集了一部分资金,购买了一条铁船当起了摆渡人。

常年在黄河上奔波,他练就了一身好本事。摆渡赚钱不多,过河的大多都是同村人,摆渡费收得少。“我按一亩地一年30元收费,他们有事就招呼我出船,随叫随走。”他说,一般是早晨5点多就得摆渡一趟,农忙时,这个时间段过河干农活的人最多。有时候,忙起来,一天得摆渡好几趟。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27年。2019年,高青县开始实施黄河滩区整体搬迁工程,裘延霄所在的郭王村也在搬迁之列。他的摆渡人工作也在那一年正式画上了句号。

村民们高高兴兴上了楼

黑里寨镇副镇长李孟楠说,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项目黑里寨镇共涉及4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525户2055人。“当时,镇上成立了搬迁攻坚指挥部,成立挂包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的同时,逐村逐户做工作,根据难点、堵点提出有针对性解决方案。”她说,他们还举办黄河滩区搬迁专题党课,从群众思维出发,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仔细解读政策规定,打消了群众思想顾虑,搬迁工作非常顺利。

2022年,黄河新村建成后,镇政府工作人员全员出动,帮着群众搬运物品,清理垃圾,高高兴兴上了楼。12月22日,黑里寨镇黄河滩区迁建项目二期分房大会顺利举行,最后147户群众搬进了新家。

裘延霄家分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大三居,只交了8000元购房款。他说:“我家人口少,旧房核算的面积也少,所以需要交钱。村里人口多、住房面积大的人家,有的一分钱不交就住进了新房,有的不仅不交钱还分到了补偿款。”新社区引进专业化物业服务公司,配套设施也齐全,党群服务中心、农机大院、卫生服务站、电子阅览室、图书馆、文体广场、篮球场等便民服务设施都让村民们竖起大拇指叫好。

“这样舒心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搬入新家后,裘延霄开始重新“求职”。此时,作为郭王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还需要在新社区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原来在村子里时,每逢黄河发大水,村里有灾情,村民们都会投亲靠友躲灾。“从我记事起,到搬进楼房,我在村里盖了三次房子,都是因为水灾。”裘延霄说,搬入楼房后,年年避水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老艄公变成了农机手

村民们的职业也发生了变化。村里的土地大多都流转了,年轻人进城打工,留在村里的也在附近工厂找到了新工作。“皮革厂、拖把厂都从我们村里招了不少人。”裘延霄说,为进一步拓宽搬迁群众的务工渠道,黑里寨镇还专门规划建设了占地70余亩的小微产业园,立足滩区及周边蔬菜种植和清洁用品加工产业优势,引进冷链物流、净菜加工等项目,也为村民们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

镇里有句口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裘延霄也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村里工作一点也没落下,他自己还又筹集资金,购买了收割机等农机设备,当上了现代化的“农机手”,每年两季外出作业。他说:“现在村里购买农机的人不少,大伙一起组团外出作业,收入比原来增加了好几倍。”

从黄河摆渡人到职业农机手,从农民到村党支部书记,裘延霄的三次职业变化,也见证了岁月变迁和时代进步。

(全媒体记者董振霞 实习生李淑姝 苏建莉)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刘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