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首页 > 思维 > 正文

封面评论|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以责任意识指引制度补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蒋璟璟

8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此外还提出,未成年人模式下不得设置以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为主题的网络社区、群组、话题。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等。(新华社)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和技术工具,“青少年模式”近年来在保护未成年人、防范网络沉迷等层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当然,在落地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由此导致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是客观事实。总结得失、查漏补缺,此番职能部门又发布了全新的治理方案。其核心主线清晰而明确,那就是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梳理新近发布的这份《指南》,我们会发现,“模式的升级”,堪称全链路、全场景、全覆盖。

“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名称变化的背后,对应着一系列细则的支撑。对比新旧两种模式,“变化”显而易见。就整体而论,“未成年模式”更具系统论思维,侧重于全局性的基础建设。其中专门提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之间应实现联动。此类新规,有效平衡了应用平台和硬件终端之间的责任分配。理论上,这必将有力扭转以往“分而治之”乃至相互泄力、彼此拆台的状况。

毋庸讳言,以往“青少年模式”建设的主要参与方,乃是社交、长短视频、游戏等App。硬件终端厂商、应用程序分发平台,颇有事不关己、置身事外的架势。各种割裂的行业生态,衍生出种种乱象,在很大程度上掏空了“青少年模式”的实质。比如说,一些品牌手机自带的“应用市场”里都有所谓“快应用”,而“快应用”则被曝出可绕过防沉迷机制直接充值玩网游……诸如此类的缝隙“漏洞”,在“未成年人模式”三方联动、三位一体的行动架构内,将被彻底堵住。

相较于带有“救急”“赶制”性质的“青少年模式”,新版的“未成年模式”,无疑有着更多成熟的思考和完善的安排。按照《指南》,“未成年模式”,确立了“分龄原则”,进一步强化了互联网内容、服务之于特定年龄段用户的适配性;明确了“便捷使用原则”“设置最简化原则”,以“一机一键启动”取代原本的“每个App单独设置”,这有望大大提高家长们启用的意愿。此外,还有强有力的“防绕过要求”,制度的刚性,使之有充分保障。

建设新型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离不开制度和技术端的进化,但说到底,还是要诉诸家长责任的觉醒以及家庭教育的归位。家长不把孩子推给手机、拒绝“手机带娃”乐得清闲,“未成年人模式”才有实际意义、才有用武之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