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首页 > 思维 > 正文

“上的山多终遇虎”,制裁了半个世界的美国也终于碰了一颗大钉子


【资料图】

这颗钉子就是伊拉克。“冷战”之后,伊拉克在中东的国际地位大幅下降,“枭雄”萨达姆意图称霸中东,这严重破坏了美国在此地区的战略和平衡。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随即就表示了强烈谴责,进而宣布对伊拉克实施全面的经济制裁,这次的制裁既全面又狠,伊拉克除医药等人道主义物资之外的所有进口都被切断,国内的对外出口也被掐掉,全部海外资产被冻结,国际信贷、技术合作被停,输油管道也被关,为了确保滴水不漏,美国还对其进行了海上拦截和空中封锁,使伊拉克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在接下来的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经过43天的战斗,迅速迫使伊拉克军队无条件投降,撤出科威特境内。接下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核武器”为借口进行所谓的调查,迟迟不肯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封锁,美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利用经济制裁拖死萨达姆,防止伊拉克称霸,平衡中东势力!

美国“沙漠风暴行动”中用凝固汽油弹破坏伊军阵地前沿的贮油壕沟

按照美国的构想,伊拉克肯定扛不住这一大波经济制裁,因为伊拉克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很高,进出口产品结构也单一,一旦输入输出都被切断,那经济必然遭受重大打击,接下来就是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国内利益阶层因利益受损而屈服,同时,失业剧增、民众不满等又会带来动荡与叛乱,到那时候,伊拉克要么妥协,要么被美国扶植的反对派击垮,这样看来,伊拉克简直就是一个理想的制裁对象!

但美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伊拉克的社会开放程度较低,政治集权,任何的制裁和困难都被独裁政府结结实实地转嫁给了普通民众,对既得利益者的影响简直微乎其微,而伊拉克民众的承受能力又极高,民族主义较强的伊拉克民众把制裁导致的忍饥挨饿、生存艰辛等痛苦都算到了美国人头上,被制裁的伊拉克民众对制裁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爱国意识和同仇敌忾意识不断增强。

于是,事实与美国预想到的完全两样:既没有精英阶层的妥协,也没有民众的叛乱。

这样一直拖了十几年,虽然伊拉克人民的生活状况急转直下,社会生产遭受到了巨大破坏,从制裁前的有点小富退化到了前工业化时代,婴儿死亡率上升了6.3%,儿童死亡率上升了7.5%,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了强烈冲击,可美国日夜期盼的游行、动荡、叛乱等却迟迟没有出现,出现的反而是很多国家对美国的质疑,长期制裁所导致的人道主义灾难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连美国的盟友法国、英国也看不下去了,要求美国放松或者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随后约旦、土耳其、沙特等伊拉克邻国,都开始走向美国所主导的制裁联盟的对立面,呼吁解除对伊经济制裁。

这下好了,憋了十几年的大招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顶不住压力的美国只得在2003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以风卷残云之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接下来的5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通过了美国、英国和西班牙提交的解除对伊拉克经济制裁的第1483号决议。至此,对伊拉克长达13年的经济制裁正式宣告结束。

美国最后还是用军事手段解决了问题,所谓的经济封锁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大量的普通民众成为了经济制裁的“替罪羊”,把美国的名声也搞臭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